靜照顧媽媽已有十多年,媽媽的聽力一向不太好,每天她也會上媽媽家帶她飲茶,然後幫忙買菜、做家務, 直至有一天,媽媽離開長者中心後失了踪,突然間不懂得回家了,「好彩最終找到她,帶她去看專科,最終發現她患了腦退化症」。
媽媽後來入住護老院,怎料期間失足,跌斷了大脾骨,要做手術,靜那時候非常擔心,媽媽腦退化症亦因此已情況轉差了,看着插了喉、只能食營養液的媽媽,她非常難過,還說媽媽年少時在鄉下耕田,身體和個性都很強,卻不敵歲月。
她拿出了一個裝飾得很美的廁紙筒,說這是個「傳聲筒」,是跟媽媽溝通的橋樑,「她聽不到,惟有用這個傳聲筒貼着她耳朵跟她說話」。
雖然家裏有七兄弟姐妹,她卻負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談到家裏的事,她總是氣上心頭,其他兄弟姐妹不想照顧媽媽,她成為了惟一的照顧者,「壓力很大,他們不理,我惟有每天過去照顧」。那時候,她要照顧家中的孩子,又要照顧父母,雖然已是全職母親,但依然感到吃力,而且還不時跟家中兄妹吵架,令她情緒很差。
「媽媽聽覺愈來愈差,我便帶她到長者中心去參加活動,後來完全聽不到了,便帶她到公園坐坐」。爸爸已過身十多年,這些年來,都是由靜照顧媽媽,但她不覺得辛苦,倒是兄弟姐妹間的關係,為她帶來壓力,甚至影響媽媽心情,她記得,媽媽最後幾年甚少開懷的笑。
14年,不是一段短時間,她每天奔波照顧媽媽,直至三年前媽媽過身。在媽媽最後那幾年,她覺得非常壓抑,情緒就如「過山車」那般起伏,幸好後來到了不同的社區中心和婦女中心協會參加興趣班,例如學習愛笑瑜伽、學伸展拉筋、跳舞,「做運動很開心,學懂了大笑和靜心」。
靜喜歡學習不同的事物,又可以活學活用,例如在「照顧者咖啡室」做義工咖啡師,健談的她,可以跟不同人聊天,哪怕只是問候幾句,也足以讓她放下鬱結,是每周最期待的活動之一。
她是客家人,有時候甚至會做導師,教做手作、防蚊水、客家糕點、葱油餅等,她尤其喜歡教烹飪,「好開心,用我學了的心得,教給別人,我常常跟她們說,有甚麼不懂可以下堂問」。在教班的事情上,她非常細心,自已亦樂在其中。
學了烹飪30多年,今天終於可以把心得傳授給別人,她總是跟參加者說,課堂短短一兩個小時,回家試做未必成功,要不斷嘗試。人生也如是,高低起跌,失敗了,要勇敢再嘗試,勇於走出自己的安舒區。在靜身上,體現到學習固然開心,但更多時候,施比受更幸福。
文圖/Shi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