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報導

我們的聲音傳播範圍十分有限,所以我們很感謝傳媒朋友對婦女議題的關注,將婦女聲音透過不同的渠道無限擴大,讓她們所關心的政策﹑社區建設﹑婦女友善﹑環境保育等議題得到公眾的關注,推動社會改變,變得更加婦女友善。本部分旨在整合與本會相關的新聞文章及傳媒報道,如有任何新聞版權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絡。

傳媒查詢:如對我們的工作、服務、甚至所關注的議題,歡迎致電 2153 3153 或電郵至 media@womencentre.org.hk 與我們聯絡

返回

照顧者咖啡室:重塑非正式社會支援網絡與照顧者身份

【撰文:馮家宜博士、陳永新博士】

近年,不同的社會服務機構都開辦照顧者咖啡室,為身心疲累的照顧者提供資訊和服務。當照顧者咖啡室或類似的服務變得日漸普遍時,本文嘗試探討照顧者咖啡室怎樣在家庭以外的社區空間,為照顧者提供支援,並以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為例,考慮照顧者咖啡室為一個「第三空間」,以女性角度為依據,發展照顧者咖啡室,為社區裏以女性為大多數的照顧者提供一個喘息的機會,暫時離開照顧壓力的源頭,照顧自己的身心及社靈的健康。但為甚麼照顧者咖啡室能起到作用,在社區實在地支援照顧者?本文將以社會結構的變化角度入手,解釋社會結構的改變如何令照顧者咖啡室發揮作用。 

 

晚期現代社會(late-modern society)的處境增加了家庭(非正式)照顧者在照顧生涯面對的困難。晚期現代社會研究指出,在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傳統文化價值習慣 (例如:人倫道德和利他精神)和宗教對維持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影響力逐漸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純粹,即越來越少受傳統文化習慣影響,及個人化 (individualisation)[1],個人選擇和感受跟家庭整體利益的拉扯越來越大。以孝道為例,過去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子女照顧年老父母的責任,沒有承擔此責任會被視為不孝。因此,家庭成員有責任照顧家中長者,特別是女性。

 

可見傳統文化影響着子女與年老父母的關係。但是,在晚期現代社會,人們有更大的自由去決定建立怎樣的家庭關係,家庭事務和問題也成為了個人問題,公共政策難以介入家庭及個人領域處理問題[2]。然而,這個看似是個人選擇的選擇仍然受傳統文化價值影響。根深蒂固性別定型和權力關係直接影響家庭分工的協商過程,婦女往往被挑選或自認為自己有責任成為照顧者。

 

換言之,過去的權威性孝道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影響力漸漸減弱。現在,承擔照顧工作的已非純粹盡責的表現,往往也涉及家庭成員間的協商和個人選擇。這令照顧者難以單憑克盡孝道而得到滿足和快樂,她們更需要從關係中得到個人滿足感、稱讚和體諒去肯定自己的個人選擇,以維持照顧關係的原動力。在傳統文化價值未完全消失,個人化又開始增加影響力下,個人選擇與家庭責任同時影響着照顧者。她每天繼續照顧工作時會面對一個問題:「每日繼續咁辛苦做照顧者,係自己攞苦嚟辛定責任?」若個人選擇和家庭責任未能取得平衡,照顧者每天都會糾纏於家庭期望和個人志向的兩難處境。

 

可是,上述的困境未能靠傳統文化或公共政策解決。正如上述指出,晚期現代社會變得個人化,人們希望有權選擇建立甚麼類型的家庭及人際關係。照顧工作不再是單純的文化價值責任,也是個人的選擇,政府難以制訂政策要求人們必須承擔照顧長者的責任,也難以強迫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必須給予照顧者稱讚和體諒,以肯定照顧者的個人選擇。

 

在這背景下,照顧者咖啡室提供了一個讓照顧者獲得肯定和支持空間,以彌補公共政策的不足。照顧者咖啡室是一個讓照顧者休息的地方,以女性照顧者角度設計場地、運作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佈置以溫暖和安全的感覺為主,照顧者可以訴苦、可以哭、不會尷尬;也可以選擇靜靜地坐在一旁,沉澱情緒,令照顧者更願意再次光臨。照顧者無酬勞動的價值被尊重,在照顧者咖啡室內每一位都是對家庭和社會有貢獻的人,而不是主流資本主義下無生產的人。慢慢地,咖啡室以照顧者為中心營造了一組社會關係。這組新建的社會關係有別於原來的家庭和朋友圈子的環境,在這網絡中,成員大部份同樣也是照顧者。照顧者們因共同的經歷會覺得大家也是「同路人」或者「姊妹」,而更願意傾訴自己的困境。

 

從不斷的傾訴到互相幫助,令照顧者明白,她們也是能夠在這咖啡室說出自己的苦況,接受自己有權尋求需要的協助。同時作為同路人,在傾聽其他姊妹的經歷時,她們也會給予安慰及了解或其他幫助。這些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逐步重塑照顧者的身份和社會期望,修正社會對照顧者的文化規範和限制[3],令照顧者及社會大眾明白:她們也是需要被照顧的。由此可見,既然公共政策無法強迫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必須給予照顧者稱讚、體諒及幫助,照顧者咖啡室則在社會服務以外,配合性別視野,支持照顧者主動探索怎樣把自己置於網絡的中心,大家互相給予支持和肯定,共同面對照顧工作的挑戰。

 

[1] Beck, U., & Beck-Gernsheim, E. (1995). The normal chaos of love. John Wiley & Sons.

[2] Fine, M. (2006). A Caring Society?: Care and the Dilemmas of Human Services in the 21st Century.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3] Archer, M. S. (2013). Social morphogenesis and the prospects of morphogenic society. In Social morphogenesis (pp. 1-22). Springer, Dordrecht.

鳴謝機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作者簡介:馮家宜博士,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陳永新博士,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社會學博士/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