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我們將適時在此發佈新聞稿及事件回應
傳媒查詢:如對我們的工作、服務、甚至所關注的議題,歡迎致電 2153 3153 或電郵至 media@womencentre.org.hk 與我們聯絡

返回

照顧照顧者平台|對《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之回應

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於2023年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名題為「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當中提出多項鼓勵生育的措施及部份安老政策,惟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仍然相當缺乏。

 

照顧照顧者平台(下稱:平台)就施政報告在照顧者的範疇有以下回應:

 

落實經濟支援以減輕照顧者生活負擔

雖然增加生育津貼有助家庭短暫渡過產後的額外開支,但養育一個孩子,並非單單出生的一刻,亦包括出生後的住屋、教育、醫療及照顧等需要。照顧者的付出長期被社會忽略,照顧者津貼正正是肯定照顧者的付出及支援照顧者因照顧而未能外出工作的經濟支援。

 

現時,關愛基金下的兩個照顧者津貼試驗計劃正式恆常化,惟恆常化後的津貼仍未回應民間一直的倡議,平台建議政府應修訂照顧者津貼之門檻,包括: 

  • 涵蓋兒童照顧者,作為津貼的支援對象之一; 
  • 申請津貼的資格與輪候服務的身份脫鈎; 
  • 照顧者津貼是確立照顧者的社會角色,而非扶貧措施; 
  • 取消照顧者津貼不能同時領取其他資助的限制; 
  • 取消照顧者津貼申領人數上限; 
  • 入息審查應同時考慮家庭的醫療開支,否則未能真實反映經濟狀況; 
  • 放寬培訓津貼的安排,讓照顧者可以彈性使用培訓津貼,或改為購買私人市場的喘息服務。

 

就交通方面,施政報告並沒有提出任何改善措施。不少照顧者全天候二十四小時貼身照顧,時常需要陪同照顧對象覆診、做評估訓練、參與復康服務甚至是陪同照顧對象參與消閒活動等。如果照顧對象是肢體傷殘更需要時常使用無障礙的士,費用更加龐大。然而,現時政府並沒有任何交通津貼舒緩照顧者的經濟壓力。因此,平台建議政府考慮設立雙軌制照顧者交通支援措施,針對不同照顧對象的情況及需要,提供「照顧者個人八達通」或「照顧者交通津貼」。 


增設照顧者醫療券 

報告亦提出改善長者醫療券計劃,把現時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500元。日常的照顧工作很容易令到照顧者有身體勞損的情況,兒童照顧者更可能因為生育和照顧工作而容易引致不同疾病,但基層照顧者往往經濟壓力很大,而政府門診又難以預約,最終可能只可以排5至6小時的醫院急診室,變相佔用公立醫院資源,有時候更要攜同被照顧者一同前往,亦增加被照顧者可能受感染的風險。為減少照顧者因為經濟困難或是公營醫療不足而令到照顧者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期望政府能增設照顧者醫療券,以舒緩現時困境。 

 

檢討綜援津貼,對單親照顧者友善 

根據政府統計處「1991年至2020年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以每千名人口計算的離婚率由一九九一年的1.11人上升至二零一九年的2.82人,離婚率節節上升。照顧者為照顧家庭放棄工作,若是單親照顧者,更有好大機會因照顧而需依賴社會援助生活,但施政報告亦沒有措施檢討綜援津貼以改善單親照顧者的生活質素。不少基層照顧者反映綜援制度過度苛刻,綜援制度鼓勵領取者外出工作以脫離綜援,但又設有對沖機制扣減薪金。其中一個單親照顧者獨力照顧四名小朋友,其中更有特殊需要小朋友,因照顧壓力太沉重,唯有申請綜緩,但綜援金額難以負擔劏房租金及日常生活開支,而單親照顧者亦希望盡用自己能力投身社會,上班賺取生活費。但由於綜援超過$1,200限額後需要扣一半收入金額,往後更需要全扣,制度變相不鼓勵申請綜援的基層照顧者工作,令不少有能力及希望參與社會的照顧者卻步。平台期望政府可以檢討綜援制度,放寛收入限額,令政策可對基層照顧者更友善。 

 

改善替代照顧服務,並增加24小時緊急暫託服務以減輕照顧者壓力 

平台樂見報告提出強化幼兒照顧服務及學前兒童託管服務。然而,即使強化服務後,學前兒童的暫託名額仍然嚴重不足,除此之外,其實學齡、長者抑或殘疾人士的暫顧服務名額亦非常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令照顧者需要承擔額外的照顧壓力。

 

暫顧暫託服務(特別是緊急的)對照顧者確是極為重要。政府必須為服務申請門檻、名額或服務地區限制拆牆鬆綁,平台建議政府需要從社區及上門暫託中雙軌發展,一方面從社區增加幼兒、兒童、殘疾人士及長者日間暫託及暫顧服務;另外一方面發展上門暫託服務,加強培訓照顧員,讓照顧員能上門照顧,照顧者亦更放心短暫歇息。 

 

此外,兒童照顧者的替代照顧服務仍然供不應求,以獨立的幼兒中心為例,不少父母仍表示要輪候一至兩年,可見增加託兒名額的工作進度仍然落後,而且欠缺增加名額的工作時間表,填補現時因重組互助幼兒中心而減少的0-2歲資助託兒名額。報告中提及增加「社區保母」的服務獎勵金,現時鄰里計劃並無強制社區保姆接受照顧幼兒培訓,即使保姆有愛心和喜歡小朋友,也未必具有專業的知識和照顧技巧,加上義工服務難以確保穩定性,從落實教顧合一理念的角度來看,他們未必能為小朋友提供最適切的發展支援。若政府認同幼兒「照顧」與「發展」結合,便應將相關理念貫穿到所有幼兒照顧服務,調整這些義工計劃的培訓及營運方式。

 

幼兒或兒童24小時緊急暫託服務對照顧者而言是非常重要,能夠讓他們放下照顧責任,處理家庭事務、私人事情、急事,更可以讓她們得到喘息。可惜,現時政府未有設立真正的兒童暫託服務,社署資助的暫託幼兒服務均需要預先申請及提交相關醫療文件作申請,未能做到緊急暫托的服務。政府應盡早設立幼兒及兒童24小時緊急暫託服務,讓照顧者可以在各狀況下更輕鬆放下照顧責任。 

 

在校課後託管恆常化,擴展至全港學校 

兒童照顧者日常需要全天候照顧小朋友,以致壓力過大,更因為全時間照顧小朋友而無法外出工作,令經濟壓力增加,難以改善生活。不少兒童照顧者因居於於劏房,多位家庭成員生活於同一個狹窄生活空間,令小朋友及照顧者難以有足夠活動空間。有不少劏房小朋友更只能於床上或地上用摺枱做功課,對小朋友學業及身體健康造成十分負面之影響,如果有在校課託,小朋友可以在合適環境做功課,會對他們學習及成長非常有用。相對上學校是安全的地方,兒童照顧者可以放心在外工作,從而減輕家庭經濟壓力,更有助於增加社會的勞動力。惟現時的在校課後託管試行計劃只有3,000個名額,遠遠不足以滿足社區需求,平台建議政府增加名額,讓所有有需要的照顧者家庭也可使用服務。 

 

帶頭推動「照顧不離職」文化,並保障雙職照顧者的零散工保障 

勞動人口流失,政府著力加強支援配套,希望釋放婦女勞動力。照顧者多年在家中提供照顧,因長期與社會脫節,成為畢業照顧者後或尋找工作時難適應照顧者以外的身份。因此,平台認為支援配套需包括針對照顧者的正規職業培訓及生涯規劃,協助照顧者重投職場。在照顧者接受職業培訓時,亦需要提供合適的暫託服務,以支援照顧者接受培訓。 

 

政府亦應牽頭鼓勵企業提供照顧者友善假期、彈性上、下班時間、簡化請假行政,作為對照顧者的支援。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支援在職照顧者於對內對外,都可提升企業的美譽,及降低員工流失所造成的有形與無形成本。 

 

另外,受著照顧工作的限制,照顧者們都難以進入正式的勞動市場,因此只能從事零散的工作以賺取收入。僱傭條例規限之下,零散化就業不受僱傭條例保障,令照顧者陷入「無酬家務勞動者」和「不受保障的零散工」的雙重困境。政府應該盡快修定勞工法例,按比例計算零散工勞工福利和權益。 

 

善用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並將兒童照顧者納入成服務對象 

平台歡迎政府設立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並為照顧者提供即時諮詢、輔導、外展、緊急支援及轉介服務。然而,若熱線沒有服務在背後支撐,熱線服務亦只會淪為形同虛設。較多情況下,照顧者尋求服務時多為遇到緊急情況,所以專線的服務內容應更側重於提供較緊急服務,以處理照顧者突發的需要。當中尤其要做到暫託服務的安排及配對,落實以專線評估、預約及轉介的機制,以擴大暫託服務的可及性;改善以往暫託「有服務,但使用量偏低」的情況。而危機處理及情緒支援也必不可少。另外,專線服務須具備照顧者評估,制定一套簡易及專業的評估準則,包括照顧時數等指標,以加快判斷求助者的高危程度,並備有介入指引,為求助者作適切及有效率的服務及資源配對。專線亦應該有定期的服務檢討機制,有助於服務持續發展及完善以切合照顧者的需要。 

 

目前的照顧者支援專線中的服務對象並不包括兒童照顧者。最近有多宗兒童照顧者慘劇發生,兒童照顧者24小時全天候的工作,為他們帶來極大壓力。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未必能回應當中的感受與壓力。其中,特殊學習需要(SEN)兒童照顧者、多子女的照顧者、單親等的壓力更甚。如能有24小時即時情緒支援,有社工或受培訓熱線員提供支援,可以將她們從臨界點上拉回來,有助減低慘劇發生的機會。平台絕不希望照顧慘劇接二連三地發生。所以,希望政府將兒童照顧者納入24小時照顧者專線的服務對象當中,為兒童照顧者提供支援。 

 

成立照顧者外展隊,辨識隱蔽照顧者,並以照顧者專屬中心作後續跟進 

平台一直建議設立照顧者外展隊,主動於社區接觸有需要的照顧者,包括街站及上門探訪,及早識別高危照顧者,提供服務轉介,可惜報告中未有採納建議。 

 

照顧者外展隊於社區辨識隱蔽照顧者後,應由照顧者專屬中心作後續支援,以更好地個案管理及跟進。平台建議在各區設立一間專為所有照顧者而設的「照顧者專屬中心」,提供一套以「照顧者為本」一站式服務設計的支援服務,以涵蓋不同程度及階段的照顧者提供一站式支援: 

  1. 配合照顧者外展隊及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協助照顧者面對各種突發的危機; 
  2. 設立個案經理管理模式,跟進照顧者及照顧對象的個人需要、輔導、照顧計劃、服務轉介、制定家庭照顧協議等事項,加強「醫」、「社」、「家」合作; 
  3. 為有部分自理能力的照顧對象提供緊急暫托服務,讓照顧者可短暫離開照顧崗位處理個人事務; 
  4. 為照顧者提供線上及線下的喘息服務; 
  5. 提供多元科技支援服務,包括網上資訊平台、網上體驗式學習及減壓活動等; 
  6. 建立照顧者互助網絡,新手照顧者亦可從同路人的互動中獲得肯定及支持。透過向新手照顧者傳授經驗與關懷,提升照顧者的社區資本。 

 

對《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建議

報告提及政府會為強制舉報者提供培訓及擬備指南,同時增加兒童緊急留宿宿位,提

供緊急安置。為避免誤報及濫報情況出現,平台建議政府應制定清晰的舉報流程,並增設舉報前跟進措施。參考台灣的《兒童及少年保護責任通報人員指導手冊》,當中針對不同類型的虐兒情況向舉報者給予相對的行動指引,亦將舉報行動分級為「持續用心蒐集資料」、「一般通報」和「緊急通報」。完善舉報流程及先開個案能減少專業人士誤報及濫報,減低舉報流程對兒童的影響。

 

支援特殊學校離校生和其照顧者 

報告亦提及明年第二季會成立專隊,主動聯絡就讀特殊學校的學生,在畢業前六個月為其照顧者提供照顧及相處技巧訓練;安排離校後的照顧計劃及連接社區支援服務。平台強調這班照顧者並不是欠缺照顧技巧,而是需要社會支援,以舒減照顧者因7日24小時的長期照顧壓力。

 

最後,施政報告未有就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方面提及具體方向,平台建議:

 

明確定義照顧者,並應包括兒童照顧者 

在任何政策落實之前,我們必須釐清政策的對象是誰。可惜,截至現時的施政報告出爐,香港仍然未有統一的照顧者定義。單從照顧對象入手,照顧兒童、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長者的四類照顧者類別下也可以再有不同分類,而政府在照顧者的身分界定上一直未有定案。照顧者定義不清晰,會引致支援措施的受惠對象變得含糊不清,經常陷入「誰是照顧者」的泥漿之中。而從現有零散的照顧者支援服務中亦發現兒童照顧者常被排除在外,香港也一直欠缺完整的支援兒童照顧者政策,家長照顧兒童的需要也常被忽略。兒童照顧者與其他照顧者一樣,付出相當大心力及資源照顧兒童的個人成長。政府應該盡早定義照顧者身份的,並包含兒童照顧者。 

 

設立「照顧者政策專員」以制定及檢討照顧者政策,並統籌政、社、醫、福的服務 

現時,政府設有「康復專員」負責制訂殘疾人士的相關康復政策,以及統籌和促進所有政府決策局或部門、公營機構及非政府機構發展和提供康復服務。平台建議政府可參考康復專員的經驗,設立「照顧者政策專員」,制定照顧者為本政策。照顧者政策專員亦應收集及整合照顧者相關數據,並設立照顧者數據庫,以作為照顧者政策及服務的基礎,更好地回應社區需要,同時亦應開放數據庫於民間組織,用以發展更多元化的創新服務,以回應不同的需要。 

 

推動社會大眾認同照顧者身份 

社會具有關注與認同照顧者的氣氛,對加強支援照顧者的政策推行非常重要。現時一些先進國家或地區均有向照顧者致意的措施,如美國訂 11 月為「全國照顧者月」;加拿大訂四月首星期二為「全國照顧者日」;台灣訂 11 月第 4 個星期日為「家庭照顧者日」。本平台期望政府可以帶動宣傳推廣「照顧者月」及「照顧者約章」,參考「長者日」做法,邀請商戶向照顧者提供優惠,讓照顧者能夠在當日免費使用政府設施及在合作商戶享有優惠,同時舉辦不同的照顧者喘息服務,讓她(他)們暫時放下照顧者身份,例如照顧者咖啡室、同路人小組等。政府應積極宣傳及推廣關愛照顧者的文化,肯定及認同照顧者的身份和貢獻,向社會大眾進行公眾教育,為照顧者送上關顧及愛心。平台提倡政府應帶頭: 

  1. 設立「照顧者月」及「照顧者約章」 
  2. 成立照顧者支援工作小組 
  3. 參考長者卡制度,按上文提及的照顧者定義,設有「照顧者卡」,讓照顧者身份得到認證,並聯同社會各界,為照顧者提供不同優惠與福利。   

 

總結 

照顧者承擔照顧的責任,減輕了社會對公營醫療及護理服務的逼切需求,但同時他們自己則需要面對困難的處境,包括精神壓力、經濟壓力及歧視問題。社會及經濟資源相對充足的照顧者可能在家庭領域裡面處理了遇到的問題,但這並不是必然的。未能及時處理照顧者的問題,日積月累,會演變成無法逆轉的悲劇。 照顧並不單是家庭的事,需要有政策去引導資源及服務的調配。一套完善的照顧者政策,為照顧者提供正式的多方面支援,有助社會正視照顧者的工作及問題,同時確定照顧者這個重要的身份。讓照顧者在安心為家人提供照顧及護理的同時,也能被社會看得見,令他們的貢獻能夠被表揚。長期照顧是整個社會的事,需要各方合作,共同支援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需要。 

 

照顧照顧者平台簡介

照顧照顧者平台(下稱:平台)於2018年由多個社福機構單位及⺠間團體組成,關注全港數以⼗萬計照顧者的處境,並倡議照顧者為本政策及支援服務。期望通過平台政策倡議及公眾教育活動,喚起社會⼤眾對照顧者之關注及改善照顧者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