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香港有數以百萬計的照顧者,在傳統的家庭分工下,大部分都是女性。照顧者一直在照顧未能自理的親人,如兒童、長者、殘疾人士或長期病患者等,並為照顧工作放棄了工作及發展機會。根據美國保險公司Insure.com在2022年進行的「母親節指數」(Mother’s Day Index),無酬的照顧工作若要計算薪酬,年薪可達126,725 美元(即接近100萬港元)!但無酬照顧工作在香港從來不被視為經濟活動,也被忽略了本身的價值和意義,也被視為理所當然。事實上,照顧工作為社會帶來重要的效益,實在需要社會大眾關注她們的權益,認同她們對社會的付出。
勞工及福利局及香港理工大學顧問團隊於2022年6月9日發佈《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顧問研究》(下稱顧問研究),本會樂見政府表示同意制定以照顧者為本的整體政策框架,開始從照顧者的個人、家庭及社區層面支援她們的需要。惟顧問研究未見對政府的投入建議更大的力度,只是整合和分配現行政府所投放的資源及檢視非政府機構、社會企業、學術界、慈善機構和商界所執行的相關措施或計劃。此外,顧問研究對照顧對象定義為「為患有疾病、殘疾、身體機能退化、精神健康問題、末期疾病或有其他特殊照顧需求的人士」,故此未有包括照顧同樣未能自理兒童的照顧者於「照顧者」定義中,且未有以更實質的建議去肯定照顧者無酬勞動的貢獻。
就顧問研究,本會提出以下意見:
- 照顧者定義應涵蓋兒童照顧者
是次顧問研究雖然是以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作為主要探討的對象,但在制訂整體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框架下,長遠應把兒童照顧者納入照顧者定義之中,更全面對所有類型的照顧者作出支援。本會認為顧問團隊有需要提及照顧者定義中仍未有納入於顧問研究中的其他照顧者社群。照顧者為本的政策需要涵蓋兒童照顧者,方可以做到全方位地認同及支援社會上不同需要的照顧者。
- 政府應主動整合及落實照顧者為本政策
顧問研究中以不少篇幅建議以照顧者的個人、家庭,以及通過市場或商界作為主要支援單位,例如建議鼓勵非政府機構、社企、企業以可持續的模式建立照顧者為本的資訊平台,建立自我評估工具讓照顧者更了解自己需要,增加對輔助科技的認識、接觸和使用等,但較少提及政府在服務整合及財務責任上的角色。政府主導社會福利政策制定及推行,應要有承擔更大的擔當與責任,確保充分落實照顧者為本政策。亦應承擔更多財務責任,為照顧者、社福機構、商界提供誘因推動照顧者支援及友善政策,同時主動地整合及制定照顧者服務藍圖,讓照顧者需要在各方面得到支援。
- 建議設立以照顧者為本位之服務單位
顧問研究中建議整合現有照顧者支援服務,提出了各項以社區、熱線、培訓計劃、線上線下的方式支援照顧者。惟服務建議過於保守,仍然以現有的社區服務中心作分類,無助照顧者跳出「依附於照顧對象」才可獲得服務的困境。
人口老化一直是香港需面對的問題,近年加上疫情及將進一步加劇人口老化問題的移民潮,不少照顧者既要照顧子女,又要照顧家中老人,多重照顧對象令照顧者的壓力倍增,導致社區發生各種照顧慘劇。即使照顧者希望尋求協助,但零散的服務卻令到照顧者卻步。加上社福機構同樣面對資源問題,未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及地方提供適切服務。本會與其他公民團體一直建議政府須落實照顧者為本的政策,設立照顧者專屬的服務中心或團隊,包含個案管理、24小時緊急支援熱線、照顧者社工隊、照顧者互助網絡、喘息服務、緊急暫託服務等,通過不同方法接觸照顧者,讓不同程度及需要的照顧者均得到專屬支援。
- 增加暫託服務、暫顧宿位名額及簡化申請程序
顧問研究中指出現時暫託服務使用率不高,認為是照顧者未意識到有暫託服務,難以取得服務及申請程序複雜。本會認為現時確是有需要提高有關服務的宣傳,讓照顧者知悉服務。但研究報告卻未有提及政府應如何在社區增加有關服務名額及簡化程序,以長者日間暫託服務為例,現時全港只有228個名額,並需由社工轉介及自行聯絡各日間中心方可使用。種種限制讓照顧者望而卻步,無法放下照顧責任。相似狀況更不只長者及殘疾人士,兒童暫託服務以至託兒服務仍然「求過於供」,亦要經過審查及行政程序。因此,政府須要正視服務名額不足的問題,增撥資源並在社區規劃上入手解決問題,同時提供清晰方向檢討現有申請程序。
- 經濟援助方案應更全面
顧問研究中提出以社區券及現金津貼組合作經驗援助方案,並建議透過社區券作為主要支援方式,讓照顧者可以折現方式靈活運用資源。本會認為此項建議混淆了照顧對象的需要及照顧者本身的需要,亦未能回應到照顧者及公眾團體一直以來對照顧者津貼的訴求。社區券本身支援的對象為照顧對象;照顧者津貼是對照顧者勞動的一種肯定,以補償其放棄了有薪工作而提供無償照顧,為社會減省於照顧方面的福利開支,亦有助舒緩照顧者的經濟壓力。本會重申政府除了需要為照顧對象提供服務外,亦需設立照顧者津貼,作為社會對無酬勞動的認同,以及支援照顧者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照顧者津貼的對象亦需長遠加入兒童照顧者。
- 立法會應召開公聽會
政府計劃稍後向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匯報顧問研究,逐步跟進報告提出的方向和建議,並適時作出諮詢。為了讓政府可以制定更合適的照顧者支援政策,本會促請政府及立法會持續與公眾、不同類別及程度的照顧者、社福業界及其他持份者進行溝通,例如舉辦公聽會、落區諮詢等,讓照顧者的聲音及需要被聽見。
總結
此顧問研究作為香港制定照顧者為本政策框架的重要起點,本會樂見政府原則上同意當中的建議及發展方向。然而,照顧者有著複雜及多重的身份及需要,本會希望政府能拓寬定義,涵蓋兒童照顧者等社群,並肩負起帶領社會支援照顧者的重要角色,與照顧者及不同持份者一起制定整全的照顧者政策,讓照顧者需要被看見。